“没想到还有智能脉诊仪这样的设备”“今天认识好多种中药,还打了八段锦,收获丰富!”
9月21日,以“名医故里学名医”为主题的重庆市2025年校园中医药文化主题日活动,在重庆中医药学院举行。现场400名师生、家长在“传统+科技”“知识 + 趣味”的双重赋能下,解锁中医药文化传承新体验。同时,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系列标准化课件,也同步上线重庆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启动仪式现场。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中小学生将学到这些
本次主题日的核心亮点在于构建“现场教学 + 沉浸式体验+ 常态化选修课”的三位一体教育模式,推动中医药文化从“进校园”向“驻校园”转变。重庆中医药学院附属小学、附属中学在现场正式揭牌,标志着中医药文化有了固定的校园“传承阵地”。
“我们会为附属学校定制课程课本,从中药材识别到中医养生常识,再到名医故事品读,形成系统化课程链条。”重庆中医药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已培训专业老师和讲解员,未来将定期到附属学校开展教学,并组织学生们走进重庆中医药学院开展系列研学活动。
学生们进行体验活动。
同日,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系列标准化课件同步上线重庆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覆盖全市中小学,后续将根据师生反馈优化内容,让中医药知识触达更多学生。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发展处副处长张琪介绍,课件研发紧扣国家中医药进校园部署,兼顾科学性与趣味性。内容涵盖中医基础、中药常识,还融入重庆本土药材、校园场景案例,适配不同学段学生认知。上线智慧平台后,能解决学校中医药教学“缺素材”问题,助力中医药文化融入日常教学。
智能脉诊仪加“尝百草”
现场“沉浸式”内容好丰富
“先跟着医师摸自己的脉搏,再用智能脉诊仪测,屏幕上马上出了波形图,和医师说的‘气虚体质’一模一样!”在中医诊疗体验区,璧山中学一名高二学生完成“智能脉诊”体验,拿着AI体质报告向同学展示。
学生进行中医诊疗体验。
在“传统诊疗传承站”,重庆市中医院的中医师为学生免费做体质辨识,手把手教大家按揉足三里穴位缓解疲劳。“以前觉得中医离我们很远,今天又把脉又用机器人艾灸,才发现中医既传统又新潮。”参与体验的学生说,她还把自己的体质报告拍下来,打算回家和父母分享养生建议。
另外,现场还围绕扁鹊、李时珍等名医,设置了各种趣味游戏、活动让学生理解中医诊断方法,了解中医基本理论。比如,蒙眼闻草药找对应药材的游戏,可以体验李时珍“尝百草”的探索精神。
“主题日只是起点,我们会把活动经验在全市推广,并联合市教委就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出更多更实的举措。”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也将支持各级中医医疗机构与中小学校联合开展更多校园中医药文化活动,同时收集师生反馈优化课程、课件,让更多青少年了解中医药、热爱中医药,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上游新闻记者 何艳 主办方供图
倍悦网-倍悦网官网-正规配资论坛-配资论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