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要求年份命题统计命题情境和角度 水量平衡2024江西,19题,21分以我国某沙漠中湖泊水量的补给来源的科研研究为情境通过“沙山区地下水—湖泊”系统考查水量平衡 全国新课标,37题,28分以雨养型泥炭湿地、典型泥炭湿地为情境通过沼泽湿地成因分析考查水量平衡理论的应用 全国甲卷,37(3)(4)题,12分以洞庭湖水量变化为情境通过湖泊水量变化和洪涝灾害成因分析考查水量平衡理论的应用 福建,19(1),6分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为情境通过产水量考查水量平衡 江苏,23(3)题,4分以莱斯岛周围海域表层盐度分布及海草房景观为情境通过水量收支关系考查水量平衡 2023海南,5-6题,6分以1996-2020年海南岛降水量、蒸散量、水源涵养量的年际变化为情境通过蒸散量、水源涵养量空间分布考查水量平衡 2022湖南,14-16题,9分以中亚湖泊流量变化为情境通过湖泊水量变化考查水量平衡 【命题趋势】从高考题分布情况看,关于水量平衡的考频增加,水量平衡往往与湖泊的水文特征结合进行考查。
展开剩余91%题型一 水量平衡
【情境导入·重温考点】
约4千年前,非洲乍得湖面积约30多万平方千米,水深160多米,是现今的几十倍,属于外流区域。如今乍得湖几乎没有地表水流出,却是淡水湖,有学者人为其东北部的博德莱洼地是湖泊盐分的“排泄场”。
思考:乍得湖是一个内陆湖泊,湖水却为何是淡水?
参考答案:乍得湖虽然有多条河流注入,随着大量河水注入的还有大量盐分,而乍得湖没有河流流出,在加上强烈的蒸发,大量盐分会在湖泊积累,使湖水盐度升高,但乍得湖却是淡水湖,这说明乍得湖通过湖水大量下渗进行水体更新,从而降低湖水盐度。
典型案例:
1.(2024·江西卷)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某沙漠内散布大量高大沙山(约20000km²)和湖泊(约20km²),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70mm,水面蒸发量约2000mm。沙漠中湖泊水量的补给来源引起了科研小组的关注。
科研小组一研究发现:
相对于平坦沙地,沙山增强了降水下渗补给地下水的强度;沙山表层0.3m以下为湿沙层;多次降水实验发现15mm的一次降水能下渗至0.3m深。假设“一次降水超过15mm的部分都补给地下水”(如18mm的一次降水补给地下水3mm),则可根据每年超过15mm的降水场次及相应降水量(数据省略)计算出“沙山区降水对地下水的年补给量多年平均值约8mm”。科研小组一基于“沙山区降水对地下水的年补给量多年平均值约8mm”的推断,通过计算发现“沙山区地下水—湖泊”系统的降水年补给量大于湖泊的年蒸发量(如下图示意);若忽略地下蒸发,当地降水足以维持湖泊水量的稳定。而科研小组二则认为“一次降水超过15mm的部分都补给地下水”的假设不合理,并猜测“沙山区地下水—湖泊”系统的主要补给来源可能是通过深层大断裂获得的沙漠区域外水量。
(1)科研小组一计算了“沙山区地下水—湖泊”系统的降水年补给量和湖泊的年蒸发量(以m3计)。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2)科研小组二认为“一次降水超过15mm的部分都补给地下水”的假设不合理,列出2条反对理由。
【答案】(1)沙山区地下水的降水量补给量:8/1000×(20000×10002)=1.6×108(m³)
湖泊的降水年补给量:70/1000×(20×10002)=1.4×106(m³)
“沙山区地下水—湖泊”系统的降水年补给量:1.6×108+1.4×106=1.614×108(m³)
湖泊的年蒸发量:(2000/1000)×(20×10002)=4×107(m³)
(2)该部分降水下渗至0.3m以下后仍有蒸发,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该部分降水下渗至0.3m前会蒸发,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该部分降水在下渗过程中会有蒸发,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该部分降水在下渗过程中可能在沙山下部以径流或泉水的形式渗出地表(最终消耗于蒸发)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该部分降水可能有一部分未下渗,在地表形成径流(最终消耗于蒸发),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
【详解】(1)沙山区面积约为20000km²,沙山区降水对地下水的年补给量多年平均值约8mm,因此沙山区地下水的降水年补给量=8mm×20000km²=(8/1000)m×(20000×1000²)m2=1.6×108(m³);湖泊面积约20km²,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70mm,因此湖泊的降水年补给量=70mm×20km²=(70/1000)m×(20×1000²)m2=1.4×106(m³);据此可计算得知“沙山区地下水—湖泊”系统的降水年补给量=沙山区地下水的降水年补给量+湖泊的降水年补给量=1.6×108+1.4×106=1.614×108(m³);
湖泊面积约20km²,湖泊水面蒸发量约2000mm,因此湖泊的年蒸发量=2000mm×20km²=(2000/1000)m×(20×1000²)m2=4×107(m³)
(2)“一次降水超过15mm的部分都补给地下水”的假设不合理,反对理由有很多,任意写两条即可。如该部分降水下渗至0.3m以下后仍有蒸发,如果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就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同理,该部分降水下渗至0.3m前也会蒸发,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也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该部分降水在下渗过程中也会有蒸发,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该部分降水在下渗过程中不一定全部转化为了地下水,也可能在沙山下部以径流或泉水的形式渗出地表,最终也消耗于蒸发,如果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也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该部分降水不一定全部下渗转化成了地下水,也可能有一部分未下渗,在地表形成径流,最终消耗于蒸发,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
(2022·湖南卷)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下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B.降水量C.蒸发量D.地表径流量
3.推测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
A.1961-1979年B.1970-1989年C.1980-1999年D.2000-2020年
4.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湖岸地区()
A.沙尘天气增多B.灌溉面积扩大
C.湖岸线较稳定D.绿洲面积增加
【答案】2.D 3.B 4.D
【解析】2.
3.
4.
1.水量平衡
水在数量上遵循水平衡原理,即总水量是平衡的。水资源既不会无中生有,也不会无故消失,一定是此消彼长,总量不变,即一个地区的储水变化量=收入-支出。
收入大气降水;河流水、湖泊水、冰川融水的输入;地下水的输入;人工调水、灌溉等 支出蒸发、植物蒸腾;径流输出;下渗;人工取水等
水量平衡题型突破技巧
水量平衡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它只是水循环中水的一种量化体现,我们在了解时只要记住:某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水量收入与支出的差额其实就是该区域储水量的变化即可,然后再具体问题具体化分析,不管题组情境的“表象”怎么变化经,掌握住水量平衡规律的“本质”即可解决这种问题了。
常见题型:
①给出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变化,分析蓄水变量;
②给出蓄水变量,分析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变化。
解题思路:
①步骤1:准确列举水量收入和支出途径;
②步骤2:结合蓄水量变化,判断收支关系。
【注意】
1.分清分析对象,是整个流域,还是流域内某段河流、某个湖泊;若对象为整个流域,水的收入没有径流。
2.注意人为因素对水量收支的影响。
利用水量平衡原理解释“沼泽、旱涝、缺水、盐碱化、断流”的成因
如下图所示,图中①~⑤分别为降水、径流输入、蒸发、径流输出、下渗。
与湖泊相关的现象分析
①分析湖泊等水体水量变化的原因,需要明确不同类型的水量变化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②对河流水量调节功能
丰水期:河流流入湖泊——湖泊水量流入大于流出——蓄水为主——降低河流下游水位;
枯水期:湖泊流入河流——湖泊水量流入小于流出——防水为主——提高河流下游水位。
③含盐量变化(咸淡水湖的形成)
淡水湖:湖水有流入、有流出——湖水盐度稳定
咸水湖:湖水只有流入,没有流出(靠蒸发支出)——湖水盐度不断增加
分析湖泊水量变化的一般思路:水量平衡理论
命题预测:
考向01 从区域认识和综合思维的角度,考查水量平衡
如图为2017-2020年4-10月我国S湖在自然状态下面积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S湖的湖泊类型及主要补给形式是()
A.内流湖降水B.外流湖高山冰雪融水C.内流湖高山冰雪融水D.外流湖降水
2.推测S湖收入与支出比率最小的季节()
A.春B.夏C.秋D.冬
3.冬季降水较多的年份是()
A.2017B.2018C.2019D.2020
【答案】1.C 2.C 3.B
【解析】1.从图可知,该湖在自然状态下近四年的面积在不断增大,排除外流湖,即排除B、D;我国S湖面积从春季(4、5月)开始增大,夏季(6、7、8月)最大, 秋季(9、10月)开始变小,由此推测湖泊面积的增大跟气温高低有关;春季气温开始回升,高山冰雪开始融化,湖泊面积增大;夏季气温最高,高山冰雪融水量补给最大,湖泊面积最大;秋季气温开始降低,高山冰雪融水量减少,湖泊面积减小,因此湖泊主要补给形式为高山冰雪融水,C正确,A错误。故选C。
2.S湖收入与支出比率最小,即四季中湖面下降的速率快,从图可知 9、10 月湖面下降最快、幅度最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冬季降水以降雪为主,冬季降雪量大,次年春季(4月)季节性积雪融水量较大,补给湖泊,湖泊面积增大明显。虽然图中没有直接显示冬季湖面面积数据, 但我们可以通过10月与第二年4月湖的面积对比来推测冬季降水量情况,由于 2018年10 月与 2019年4月湖的面积上升最大,从而推断 2018年的冬季降水最多,因此冬季降水较多的年份是2018,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发布于:广东省倍悦网-倍悦网官网-正规配资论坛-配资论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