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开始,美国用关税和政策措施把中国看作竞争对手,力推供应链的调整。这一情况可不是孤立的,它体现了美国想要让制造业回流,同时也对技术安全保持高度警惕。
到2025年,这种局面早已变成常态。美国不断推动企业往墨西哥等邻近国家迁移,到了2023年,墨西哥首次成为美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到了2025年上半年依然保持领先地位,而中国在美国的进口份额已经降到大约13%。
美国在进口方面开始推行“友岸外包”,把生产转移到离得更近的地方。到了2023年,墨西哥的进口总额达到了4750亿美元,涉及汽车零件和机械设备。
墨西哥的优势在于物流花费只相当于从中国运过来的30%,再加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改订带来的便利,美国企业,比如通用汽车,都在那边设厂,产量从2020年的150万辆,涨到了2024年的220万辆。
这跟以前的中国供应链有所不同,之前中国靠着高效的生产线占优势,但是现在美国的行政干预让进入门槛提高不少。到了2025年上半年,美国的通胀压力还在3.5%。
与此同时,美方开始把进口渠道转向越南、印度以及欧盟地区。到2024年,这些地方对美国的出口额比去年多了超过15%。越南主要靠着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自由贸易协定的便利措施,其电子产品对美出口,从2020年的500亿美元跃升到2024年的900亿美元。
跟十年前由中国领跑的情形可不一样了,那时中国凭借规模优势稳坐全球工厂的位置,而现在,美国用25%的关税墙逐渐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印度在纺织和制药这些行业逐步崛起,2025年上半年对美出口比去年增长了12%,这都离不开印太经济框架带来的推动作用。
欧盟的进口额也在持续增加,2024年从欧盟进货比上一年多了8%,主要集中在化工和机械这块。欧盟标准严格,再加上贸易协议更密切,精密仪器对美国的出口也从2020年的1000亿美元,上升到2024年的1400亿美元。
这种多渠道发展的方法跟以前只靠单一来源又不一样了。美国以前靠低价占优势,现在更强调韧性,但供应链越搞越复杂,协调起来成本也高了不少。中国企业则是在东南亚建工厂,赶紧把本土供应链搞得更合理。
在新型能源汽车这个行业里,中国凭借多年的积累,在电池和电机方面遥遥领先,2024年的全球市场份额已经达到60%。而美国的相关产业起步较晚,所以他们也开始采取一些干预措施。
《通胀削减法案》在2022年生效,为国内电动车提供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但不包括中国供应链,到了2025年又限制矿物的来源。这和之前强调自由贸易的做法不一样,过去追求开放,现在反而设立了壁垒,主要是为了保护本土市场。
中国的新能车优势主要在于电池能量密度,到了2024年,平均达到了300Whkg,比2018年提高了50%。随着固态电池的逐步普及,续航里程也从400公里翻了一倍,达到800公里。跟美国产品比起来,美国的电动车价格更贵,补贴依赖也更重一些。
像比亚迪这些中国企业,走的是供应链垂直整合的路子,把成本压到2万美元以下,而在美国,平均价格大概在3.5万美元左右。这种变化啊,是得益于双碳目标带来的推动,从2020年开始加大投入,充电基础设施到了2025年预计会有1500万个,比2020年多了十倍还多。
美国的封锁不仅包括出口限制,还扩大到对华先进芯片的管控,特别是在汽车连接技术方面,2024年限制会更宽。中国自主芯片的研发,比如华为的麒麟系列,预计到2025年会在50%的新能源汽车中应用,能有效减少对高通的依赖。2018年,中国芯片的自给率还停留在30%,现如今已经提高到45%,这都是得益于国家资金的支持,技术从14nm提升到7nm的工艺不断优化。
在光伏行业里,中国的产能占到全球的80%,美国则采取补贴本土企业的措施,但到2024年,本土的产量只有大概10%。中国生产的组件效率,从2018年的18%提升到2025年的25%,制造成本也降到了每瓦0.1美元左右。美国禁止进口后,中国开始转向欧洲和东南亚市场,到了2025年上半年,出口量增长了20%。
半导体产业成为关注焦点,美国推动芯片联盟,限制对华出口,但中国通过两机专项计划,到2025年国产设备的比例已经达到70%,比2020年增加了40%。华为研发出EUV替代技术,实现从28nm到5nm工艺的突破。这一系列的技术进步,和过去完全依赖进口的情况不同,现在更注重整个产业链的自主掌控。虽说美国的封锁措施带来一定的延迟,但也促使中国加大投入,成立了2000亿美元的专项基金,推动产业发展。
在稀土行业里,中国掌握了大约90%的产能,而且美国虽然试图与中国脱钩,但到2025年会通过交易换取芯片销售的放宽。跟2019年那次贸易战比起来,当时中国限制出口,搞得美国的价格上涨了50%,而现在主要靠谈判来稳定供应,还在推动磁性材料的升级,效率提升了15%。美国方面的策略表现得还算灵活,但核心目标还是在封堵中国的领先地位。
在无人机行业里,中国的大疆占据了全球70%的市场份额,尽管美国对其实施禁令限制,不过中国的的软件方面不断升级,比如AI避障技术,预计到2025年飞行时间会达到2小时,比2020年增长了50%。和美国产品相比,美国的成本偏高,但中国的民用无人机逐渐普及,带动出口量不断上升。
中国华为在5G通信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尽管美国对设备进行了封杀,但中国已建成了大约400万个基站,预计到2025年覆盖面积将达99%。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展开6G的预研工作,从Sub-6GHz到毫米波技术,速度预计能比之前提升十倍。之前美国曾牵头制定相关标准,可现在中国也开始参与,逐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尽管美国不断施压限制,但中国在标准方面的输出依然保持着一定优势。
倍悦网-倍悦网官网-正规配资论坛-配资论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